<tbody id="aviyu"><noscript id="aviyu"></noscript></tbody><rp id="aviyu"><acronym id="aviyu"><u id="aviyu"></u></acronym></rp>
<dd id="aviyu"><track id="aviyu"></track></dd>

<dd id="aviyu"></dd>
<dd id="aviyu"><track id="aviyu"></track></dd>
  • <em id="aviyu"><tr id="aviyu"><u id="aviyu"></u></tr></em><th id="aviyu"></th><dd id="aviyu"><big id="aviyu"><noframes id="aviyu"></noframes></big></dd>
    用戶登錄 |  繁體 |  無障礙 |  English
    信息類別: 政策解讀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生成日期:2022-09-30 公開時限: 常年公開 公開范圍: 面向全社會 信息索取號:000014349/2022-00614 責任部門: 武寧縣

    相關解讀:

    相關文件:

    新聞發布會:武寧縣林業工作解讀

    發布日期:2022-09-30 16:25
    字號: 〖大 小〗

    9月28日,由縣委宣傳部主辦的武寧縣“非凡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縣林業局專場)在武寧賓館9號樓會議室舉行??h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饒宜忠作主題發布并回答記者提問??h林業局相關發布人回答記者提問。

    饒宜忠表示,過去的十年,對于武寧縣林業工作來說,是探索的十年,是奮斗的十年,是取得輝煌成就的十年。十年來,我局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決落實縣委、縣政府“生態強縣作示范、綠色崛起勇爭先”戰略部署,持續深化林業改革,長效實施森林提質,扎實助力林農增收,全縣林業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給縣委、縣政府生態文明建設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林長制探索取得新成就。2017年4月,武寧縣委、縣政府印發《武寧縣“林長制”工作實施方案》,在全國率先探索建立“林長制”,構建了林長組織體系、“一長三員”源頭管理體系、制度保障體系、目標考核體系、智慧管理體系等“五大體系”,完善了總林長發令機制、林長巡林機制、部門協作機制、督查督辦機制、林長對接機制等“五項機制”,實現了593名“林長”對418萬畝林地的分級管護全覆蓋,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全民參與的森林資源保護管理新機制,推動了林業改革從“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向“山更青、權更活、民更富”的縱深發展,初步探索出一條“增綠、護綠、用綠”三位一體、有機結合的林業發展新路子,得到了上級的認可,2019年“林長制”也已經寫入《森林法》,2020年中辦國辦聯合印發《關于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在全國全面推行實施“林長制”。

    森林質量取得新提升。2015年,按照生態文明先行示范縣建設要求,我縣圍繞“擴量、提質、增效”目標,提出了“禁伐二十年,呵護原生態”口號,在全縣禁伐商品材,實現了除經濟林、毛竹林以外其余林地封育全覆蓋,封育面積達到345萬畝,占林地總面積的82.5%,每年減少林木采伐5萬立方米,折合經濟價值4000萬以上,充分體現了我縣保護森林資源的決心和毅力。同時大力實施了國土綠化、生態公益林、天然林保護等工程,給森林以休養生息,各項林業指標均實現了突破,其中林地保有量達到418萬畝,增長3.08%;森林蓄積量達到1770.57萬立方米,增長22.46%;森林覆蓋率達到75.96%,增長5.35%,實現了森林資源總量與質量的全面提升。


    林業品牌創建取得新跨越。我縣林業工作堅持創先爭優,十年來,先后榮獲“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候鳥旅養小城”“全省國有林場改革試點工作先進縣”“全省森林防滅火‘平安春季行動’平安區”“全省第七次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先進集體”“全省森防系統先進集體”“全省林草綜合監測先進集體”“全省天然林保護工作先進集體”“首屆江西省林業產業博覽會‘優秀獎’”等榮譽稱號,并成功創建了“廬山西海國家濕地公園”。同時堅持以森林康養基地、森林鄉村、鄉村森林公園等生態創建為重點,成功打造“森林養生基地”2個、“森林體驗基地”1個、“森林康養基地”2個、“鄉村森林公園”7個、“森林鄉村”22個,其中國家級森林鄉村12個、國家級森林康養基地1個、國家級森林體驗基地1個。


    深化林業改革取得新突破。2014年,武寧縣在全省率先啟動了積極穩妥推進林地流轉進一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積極探索林地“三權分置”的管理新模式。2015年8月,在全省率先出臺了《武寧縣林地經營權流轉證管理辦法》,在長水村頒發了全省第一本《林地經營權流轉證》,與郵儲銀行開辦了《林地經營權流轉證》抵押貸款業務。截至目前,已辦理林地流轉交易136宗,交易面積17391.52畝,涉及交易金額475.6萬元,拓寬了林農融資渠道,放活林地經營權,激發了林業生產積極性,有力促進了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的培育工作,共引導林農組建林業專業合作組織(含民營林場)121家,經營面積達20.9萬畝,參加合作組織的農戶達9983戶,產業規模和集約效益明顯,其中長水長壽紅豆杉培育種植專業合作社獲評“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為我縣發展林下經濟、推動生態富民樹立了榜樣。


    ????林下經濟產業取得新發展。一是推進“林長+基地”建設。建立了“林長+基地”107個,其中,千畝以上基地23個,國家級龍頭企業1個,“武寧蜂蜜”“武寧寧紅”獲評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長水長壽紅豆杉培育種植專業合作社獲評“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二是做活“林業+旅游”新業態。大力發展“林業+旅游”等新興業態,全面做活森林旅游經濟,打造了悅山居、天天惦記等特色主題精品“林宿”,羅坪長水生態價值轉化產業園、魯溪雙新“一紅一綠”(高山茶葉、高山辣椒)等“林旅”融合產業發展典型,今年來,實現旅游人次8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65億元,讓山區農民端起生態“金飯碗”。三是探索“林長+“雙碳””新路徑。堅持碳減排與碳增匯并舉,用足用活碳匯交易機制,開展碳匯試點工作,積極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入選全省GEP核算試點縣,率先完成GEP核算工作,全縣GEP總值高達1142.3億元,獲評全省首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示范基地。


    ????回顧十年發展歷程,我們深切感到,武寧縣林業成績的取得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航掌舵,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得益于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全縣上下的拼搏進取和社會各級的大力支持。


    ????奮進新時代,啟航新征程,我們將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進一步打造林長制升級版,全面推進森林資源管護,籌辦好首屆全國“林長制論壇”,實現森林資源大優化、林業產業大發展、涉林糾紛大化解、林業服務大作為,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林長制+”武寧經驗,努力在踐行“兩山”理論、推動林業事業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發布會上,縣融媒體中心記者圍繞林長制、森林資源豐富、森林防護、生態富民等主題提問,饒宜忠及林業局相關發布人員分別精彩作答,生動展現了武寧縣林業局非凡十年、奮進十年中取得的顯著成就。

    相關附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思思se
    <tbody id="aviyu"><noscript id="aviyu"></noscript></tbody><rp id="aviyu"><acronym id="aviyu"><u id="aviyu"></u></acronym></rp>
    <dd id="aviyu"><track id="aviyu"></track></dd>

    <dd id="aviyu"></dd>
    <dd id="aviyu"><track id="aviyu"></track></dd>
  • <em id="aviyu"><tr id="aviyu"><u id="aviyu"></u></tr></em><th id="aviyu"></th><dd id="aviyu"><big id="aviyu"><noframes id="aviyu"></noframes></big></dd>